病媒蚊
病媒蚊困擾
蚊子,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。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,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。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、瘧疾、黃熱病、絲蟲病、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。除南極洲外各大陸皆有蚊子的分布。
消除蚊子,滅蚊
蚊蟲是公共衛生上的重要病媒
病媒蚊傳播的疾病:
1、日本腦炎:
台灣主要傳播的病媒蚊:三斑家蚊、環紋家蚊。
目前可用疫苗接種預防
2、絲蟲病
台灣主要傳播的病媒蚊:熱帶家蚊、沼蚊。
熱帶家蚊(Culex quinquefasciatus),是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常見的蚊子,亦是住家常見蚊蟲。為血絲蟲病(filariasis或稱象皮病)病媒,曾在台灣及 澎湖,金門、馬祖等地區傳染班氏血絲蟲(Wuchereria bancrofti)。
熱帶家蚊幼蟲孳生範圍甚廣,只要含有機質較多的水域或人工容器皆有存在,如污水槽、水溝、下水道、積水防空洞、化糞池。
3、瘧疾
台灣地區瘧疾流行的瘧蚊主要為矮小瘧蚊(Anopheles minimus),及分布範圍廣大的中華瘧蚊(An.sinensis)。
台灣瘧疾大流行期矮小瘧蚊分布於全島各地。典型的幼蟲孳生的場所:山腳地區水邊長草、水質清澈、流速緩慢的溪流、灌溉溝及溝渠中,偶有一些幼蟲可孳生於暫 時性的積水或水流緩慢的梯田中,目前幼蟲孳生地已侷限於少數接近山區之小型溪流或灌溉溝內。矮小瘧蚊在台灣嗜吸人血。
台灣中華瘧蚊孳生於全島各地,幼蟲多孳生於陽光充足、水質較污、水溫較暖、面積較廣而靜止的水中。主要孳生場所為稻田、秧田、菱角田、蓮花田及灌溉溝等, 中華瘧蚊成蚊偏嗜畜血,兼吸人血。
4、登革熱:又稱天狗熱或骨痛病,以斑蚊為傳播媒介感染人類的傳染性熱病,病原體為濾過性病毒,病毒有四種血清型。患者有發高燒、頭痛、肌肉痛、關節痛、 後眼窩痛、發疹、全身發癢等症狀;第二次感染時,患者有可能誘發更嚴重的登革熱出血熱(dengue hemorrhagic fever)。埃及斑蚊(Aedes aegypti)與白線斑蚊(Aedes albopictus)為台灣地區登革熱重要病媒蚊。
蚊類防治
一、環境防治:
是最有效、最持 久的治本方法包括孳生源清除、孳生環境的變,達到不利蚊蟲生存或不再吸引蚊蟲來產卵。
熱帶家蚊防治:以孳生源的處理最有效。清除孳生幼蟲的容器,疏通溝渠,清除水溝中雜草,水流暢通…等措施為治本之道。
二 登革熱病媒蚊防治:
孳生源(積水容器)的清除,如清除住家內外水缸、儲水 槽、盆栽水盤、花瓶、鐵桶、木桶、塑膠桶、鍋子、保麗龍容器、瓶罐…等人工積水容器
三、物理防治法:
以物理方法如光、隔絕法等防治,積極的有填平蚊蟲孳生 地,消極有紗窗、蚊帳、捕蚊燈等。
四、化學防治法: 。
病媒蚊密度過高或緊急防時,以化學藥劑防治蚊蟲最有效。 迅速消滅帶有病毒的雌蚊或降低其族群密度。
五、DIY防蚊法:
1、排水溝、水管、冰箱底槽、地面凹洞積水定期清除。
2、擦拭積水容器邊緣黑點。
3、冷氣水塔定期換水。
4、不常用的花瓶、花器、桶罐可於瓶口塞棉花或海綿‚再予已到蓋。
5、盆栽之盛水盤與盒子保持密閉。
6、排水溝、水管口以紗網覆蓋。
7、減少吊掛衣物或窗簾‚以減少蚊蟲藏匿。